IM体育党的以来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全国各地掀起了多年未见的环境整治工作热潮。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已经高质量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进入“十四五”新时期,生态环保工作肩负新使命。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工作的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具体就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根据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关于2022年生态环保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法监管、指导帮扶、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及统筹发展和保护、把握好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的要求,可以明显看出当前生态环保工作已经基本告别“十三五”大干快上的节奏,将转向“十四五”更加注重精细调控、更加鼓励机制创新、更加追求高效质变的新阶段。
2021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同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意见》和《方案》共同形成了“宏观中观微观”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多层次推进框架,以及多领域IM体育、多行业、多角度的达峰行动路径与政策体系,标志着我国完成双碳“1+N”政策体系中核心部分,双碳行动迈入了实质性阶段。
在《意见》和《方案》的指导下,双碳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最重要的事件当属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至12月13日运行满百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8494.82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30亿元大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2022年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期。各地正在紧密编制双碳工作行动方案,这将覆盖14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方案的落实,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双碳”目标最终能否真正达成。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言,2022年是制度建设的高峰年,将集中制定更新配额发放标准、修订碳排放核算和核查规范以及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市场期盼许久的林业碳汇有望重新在2023年回归。
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意见》认为,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过去生态环保工作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原因在于信息缺失、融资困难、政策分散、鼓励和支持措施不明确、交易机制和回报机制不健全。《意见》指出,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加强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改革协同,统筹必要投入与合理回报,畅通社会资本参与和获益渠道。为此,《意见》提出了项目+产业、项目+碳汇、项目+资源三种生态环保项目收益获取模式,精准且有效,堪称重大创新。
《意见》出台时间不长,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但参考由国办发文并聚焦社会资本的上份文件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拉开了来轰轰烈烈的PPP大潮,可以预见,文件颁布后各地区将陆续制定和颁布更具针对性的文件。实际上,四川、甘肃、江苏等省陆续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望在“十四五”时期掀起一波生态环保社会投资热潮。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和各地加紧编制出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专项规划。目前IM体育,国务院颁布已经《“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等。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市)陆续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时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整体来看,“十四五”开局以来,我国生态环保配套法规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标准制定持续加强,环境监测制度不断健全,区域流域联合防治机制有序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全面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要法律制度,用法治力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力度不减。
2021年4月26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同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的通知》,确定了首批36个EOD模式试点项目。2022月4月28日,三部门再次公布了第二批58个EOD模式试点项目。两年多来,EOD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热门词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EOD项目将申报作为主要目的,存在项目质量不高、项目融资落地比例不高等问题。
4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该年度试点申报制为常态入库申报制。EOD项目不再每年发文通知推荐一次试点项目,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原则每年多轮申报,标志着EOD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2021年4月、8月、12月共开展了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督察结果是新一轮督察的显著特点。遥感卫星、无人机、天眼监控、无人船等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既加强点上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现,也注重大尺度生态环境问题的督察;大力借助各相关部门及技术单位、专家的力量,也可帮助督察人员快速、准确、高效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而分析、梳理、发现问题线年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频次创历史之最,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使用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央将常住不懈;今后的环保督察将更加精准有效,更加关注产业结构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政府必须适应这种改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值得纪念的之年,大事连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内容;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发布“昆明宣言”;10月1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八项重点任务,切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凑巧的是,2021年发生了云南野象群集体北迁并返回事件。15头亚洲象离开原有栖息地,从西双版纳一路向北行进,一度走到了昆明境内。它们40天“肇事”412起,没造员伤亡。无数国内外网友云监护,生动见证了中国生物保护的诚意。
2021-2022年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中国年。中国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主席国。目前会议第一部分会议已于2021年10月11-15日在中国昆明举办,通过了《昆明宣言》。第二阶段会议会期预计将于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将继续作为COP15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性事务IM体育。
“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开局以来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但仍未改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时期的局面。生态环保工作精细调控的手段还不多、机制创新的步伐刚起步、高效质变的成果还未充分显现,许多具体工作还要在新老问题、新旧模式中摸索前行,还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专业机构助力探索。
作为投资建设领域综合服务运营商,中建政研早在几年前就将生态环保作为主攻方向之一,2021年更是集中发力:成立了双碳事业部,助力地方双碳方案编制;帮助多地政府申报第二批EOD模式试点,超10个项目入选EOD模式试点;举办多场生态环保导向的片区综合开发课程和讲座,受益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央企国企等遍及四川、湖南、河南、安徽、吉林、新疆等多省区;启动林业碳汇咨询服务工作,助力客户抢占CCER第一杯羹等等。面临“十四五”生态环保新形势,中建政研也将致力实现生态环保咨询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变,集中发力双碳、EOD等方向,客户将更加聚焦、服务将更有体系,必将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新的姿态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