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起步之年。2月25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生态环境厅将2021年确定为“源头治理年”,亮出今年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任务”“十项举措”。
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盐城五市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首次超过290天;国考断面优Ⅲ比例首次达到80%以上,太湖治理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总体环境质量达到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第三方调查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2019年首次超过90%……当天,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振奋。然而,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
“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正确认识和不断克服一些短板和不足。”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指出,这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深、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压力、环境质量改善还有差距、环境治理能力存在短板、环保铁军建设有待加强等方面。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要求更高。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必须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等加快调整,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
2021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目标是:PM2.5浓度达到3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3%;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87%,无劣Ⅴ类断面;太湖治理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氮氧化物、VOCs、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2%。
随着区域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污染物减排空间也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确保完成今年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根本解决污染问题,70%靠产业结构调整,30%通过末端治理。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切实转变理念方法,从原来依靠末端治理向末端治理和源头治理并重转变,而且更加注重源头治理。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源头治理”,狭义上理解,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结构调整,减少污染物排放;广义上理解,就是从源头上实施防治污染的各类根本性措施。正因于此,省生态环境厅将2021年确定为“源头治理年”。
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省生态环境厅现场亮出年度“作战图”——今年将抓好“五大任务”和“十项举措”,包括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推动构建绿色供应链、开展城镇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试点、全面推行江苏“环保脸谱”体系等。其中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就是围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在钢铁、石化、印染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绿色龙头企业,通过财税激励政策,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用能改造、生产工艺改造等,从末端治理向前端延伸。
在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上,江苏也持续“出招”。比如,针对化工废气扰民的投诉举报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园区虽然监测达标,但异味仍然存在。对此,IM体育江苏将建立“嗅辨”制度,推动培养一批专业的嗅辨师,逐步解决化工园区异味扰民问题。
“今年,IM体育在确保完成省定目标基础上,力争达到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3.3%的奋斗目标。IM体育”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敏表示,今年将突出源头治理,提前预警、分季管控,淘汰关闭或整治提升一批砖瓦、玻璃、铸造、石灰窑企业,推广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同时深化移动源污染治理,差别化补贴鼓励淘汰老旧车辆。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有力抓手。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唐光普介绍,连云港将改善产业结构,严格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开展绿色创新企业培育行动,确保10家发电企业全部按期进入碳交易市场;同时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绿色低碳投资强度,加大核能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将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中长期发展规划。
“常州将坚持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琪明介绍,聚焦降碳提质效,常州将依托大型电力企业,整合周边热电及热网资源,实现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支持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等符合条件的地区(单位),开展绿色低碳和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