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习生态文明思想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坚定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决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使命,积极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紧紧围绕“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以赴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明确了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新城市定位,布局了绿色低碳的全新赛道,指明了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的奋斗路径。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要求,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优良天数比率84.1%,PM2.5平均浓度26.6微克/立方米,分别列全省第一、第二,9—11月份连续3个月空气质量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位,其中9月份列第5位,创历史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实现“四个百分百”目标:17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51个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21条入海河流断面优Ⅲ比例、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均达100%,为全省水环境质量改善作出突出贡献。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预计达88.4%,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IM体育一是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强化“控扬尘、治臭氧、抓减排、强执法”,聚焦21个国省控站点,开展重点区域走航监测和分析、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检查、扬尘和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加快推动22户重点排放大户友好减排、36个涉VOCs重点治理项目核查,712项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全部完成,296家铸造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工作。二是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首季争优”专项行动,编制重点国考断面溯源整治工作方案,推动断面上游支流支浜全面消除劣Ⅴ类;扎实推进“增Ⅲ保Ⅲ稳Ⅲ”断面水质攻坚专项行动,探索建立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共治模式,制定《2022年度国考射阳河射阳河闸断面达标协同攻坚上下游共治试点办法》;完成2021年度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工作,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水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规模1.8万吨/日;新建工业污水管网59.24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的309%;全面启动全市122条骨干河道26985个入河排污口二、排查;按照时序进度推进42项重点工程。三是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在全省率先出台《盐城市“十四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划定地下水优先保护区61个、治理区4个、风险管控区112个,落实分区管控措施。推动全市178个高风险地块中124个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进行风险管控,组织对34条较大农村黑臭水体开展专项排查。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582个行政村达到“双60”治理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0.2%。IM体育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新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20万吨/年,涉疫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收集、转运、IM体育处置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1%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3%。
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有效服务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开展全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标杆区建设工作,依法引导钢铁、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聚焦钢铁、化工、煤电等领域实施绿色化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二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树立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类型,推进“绿岛”项目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工业园区限制限量管理,在盐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黄海新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等地探索低(零)碳产业园区试点。落实《江苏省“十四五”环境基础设施规划》,更大力度推动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危废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布局大型清洁燃煤火电项目,建设LNG储备基地,加快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的鲜明导向,落实好助企纾困“十二条”措施。一是积极服务清洁能源项目落地。争取省厅同意利用储备排污权支持国信滨海港2×100万千瓦高效清洁燃煤发电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对江苏滨海LNG外输管道(滨海—合肥)阜宁电厂专线工程等一批省、市重大能源项目建档立卡、靠前服务。二是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遏制一批、置换一批、缓建一批”,逐步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加大“散乱污”企业督查整治力度,对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突出违法行为的,依法从严处罚。三是推进新能源利用。实施“绿色车轮”计划,加快推进公共领域新增或替换的车辆全面采用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推动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淘汰,开展中重型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
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支撑,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一是持续推动生态创建。按照《盐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射阳、东台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品牌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东台条子泥、建湖九龙口、盐都大纵湖被列入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实施计划,大丰区川东港区域、东台梁垛河口—方塘河口岸段创成省级“美丽海湾”。二是不断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建设。围绕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提升环评审批能力、监测监控能力、执法监管能力和队伍业务能力,为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三是加快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富成效地做好督察“后半篇文章”,紧盯督察交办的2个个性问题、312件信访件,落实包保责任,强势推进整改,尽快完成整改销号工作。高度关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重点件、重复件,全面排查关联性问题和各种风险隐患,推动省政府挂牌督办项目、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严防问题反弹、污染反复,以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满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让群众真正体验到绿色发展的力度和生态福祉的温度。
下一步,盐城生态环境部门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弹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加快建设美丽盐城、率先实现绿色崛起。